和一切风口职业相同,除了掌声,直播职业也迎来了质疑声。
见证了出圈的优秀事例,也耳闻过不少“血泪经验”。为了加以戒备,@淘榜单 在一周前向从业者们搜集阅历过的“踩坑工作”。
直播带货风口下,到底是数据疯涨仍是一片狼籍?新品牌商家小林于五月初正式进场。
囤货、投进、协作…他花了100多万,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去探寻问题的答案。
正文如下:
01我叫小林,90后,是一位二代创业者。从我记事起,家里便是做牛肉产品代加工生意的。品牌担任下单,咱们担任生产,这事儿我父亲干了二十多年。在他看来,代加工是一个继续维稳的生意。
但我不这么想…咱们有多年积累的牛肉供应链和工厂生产线,为什么不打破做自己的品牌?有了这个主意后,去年我和团队就开端研制产品。作为第一次触摸消费商场的小白商家,我很忐忑。
商场上,牛排、牛肉干的巨子已经形成,几乎不可能撼动。做了一段时间调研后,我决议从细分领域切入,做一款肉量实在的牛肉面,取名“碗儿满”。牛肉面的客单价比牛排低,商场竞品少,牛肉量对顾客也极具视觉冲击性。今年年初,团队正式把产品面向了商场。
触摸直播带货的由头很简略,它太火了! 一开端,我想用图文和短视频的方法,在内容渠道、社交渠道上做营销推行。疫情期间,直播带货像井喷相同发酵,到处都在谈与之相关的信息。我还调查到,一个原先做螺蛳粉代加工的工厂,经过直播带货敏捷带火了自己的品牌。螺蛳粉能够,牛肉面也行!2020年5月,团队按奈不住,决议试一试。
第一道拦路虎,来自家人,“哪有这么简略,动动嘴巴就能卖出去东西?”我的父亲并不看好。凭心而论,咱们开端确实有些盲目自傲了。一开端主意十分单纯,便是广撒网。投20个直播账号,一个账号卖100份,再不济卖50份,一个月下来也有个上千单。
但工作没有这么简略。
02、不说消费商场多复杂,直播电商就直接给我浇了一盆冷水。
5月份,团队一边线上联络组织,填写选品信息;我一边线下全国各地飞,找乐意碰头协作的MCN。线下跑也是有原因的。
一,咱们是新品牌,咱们根本不认识,拿着产品去现场比较有诚意。二,团队做生产出身,对商场了解很少,线上交流忧虑上圈套。事实证明,线下的坑根本不比线上少,我阅历了一个极端魔幻的5月,出差两次,近半个月时间。石家庄、珠海、广州、杭州、重庆、成都…最多的一天我换了三个城市。 我老家是北方的,可供选择的MCN组织寥寥无几。第一站,我找到了本地的一家公司。接待的人十分热心,介绍产品的时也聊得很顺畅。“像一些职业大咖,薇x、李X琦、辛x…都和咱们都有协作,实力你们不必太忧虑。”
我一听有些懵,试探性问:“这些头部主播选品不是都很严格吗?““其他公司确实递不进去,但咱们便是一句话的事儿…”答复完对方话锋一转:“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成为咱们公司的会员,高级会员一年年费10万元 。”其时我八九不离十,判断不靠谱。
据他们说,高级会员除了有去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快速通道,还供给一些直播服务。去的时分,公司里确实有不少女生在直播。我留意了下她们的直播间,几乎没有观众,更不必说带货了。“都是新培育的主播,品牌曝光率也会跟着主播成长同步上升。
”对方解释。我清楚,去TOP主播的直播间没有那么简略。即便交了会员费,他们之后也会找“主播觉得你的品不够好”、“包装还需求精进下”等说辞,搪塞你为什么没能进。但即便是这么漏洞百出的话术,许多商家也并不能看清。
不少人仍是乐意自掏腰包10万,去填补对直播的一厢情愿。传统商家对直播商场是苍茫的,特别是年龄层偏大的制造业商家。咱们知道好,但不知道为什么好,也没有前车之鉴去了解有哪儿欠好。这些组织正是使用其间的信息差,来忽悠赚钱。
03、第一周,我大大小小见了约15家组织。
和5家达到协作,支出金额从2000元~2万元不等。但带货量,差强人意。我还记得产品第一次上直播间时,我和朋友们正好在外面吃火锅。协作组织发了一条直播间链接,我兴奋得打开给咱们看。点进去今后观看人数只要七八个,过了一阵子最高也就涨到三十个,评论区几乎没有互动。其时咱们都不作声了,我也默默关掉了屏幕。
5家组织协作,最终总共销出去60多件货。
线上的选品,联络得相同不顺畅。团队总共联络了十多家公司的食品商务,填了10多份表格。牛肉面品牌太新了,不走低端商场,有的商务看到咱们的定价就直接拒绝,有的则石沉大海。
在直播带货上咱们是新手,电商相同是。一开端团队战略过错,做了C店。其实食品做C店是很不讨巧的事儿,主播们会忧虑售后和产品问题。我十分理解,近期调整做了天猫店。
我朋友常常恶作剧说,我是史上最低微的甲方。运营同学也劝我考虑放弃,“咱们就好好做产品,比什么都强。
”那一瞬间,我对直播带货的自傲削减了多半。上场前我囤了8万份面,没卖完够全家吃十年。看着仓库,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。五月下旬,我开端了第二轮线下出差。
04、和第一次比较,第2次出差愈加游刃有余了。
至少不是经过简略网络查找,去寻觅协作方。而是把目标定位在各渠道登记在册、排名尽量靠前的组织上。尽管坑少了,但仍是碰到一些啼笑皆非的工作。一天下午,我按约好来到了一家MCN公司。坐定后,我拉开随身携带的箱子,拿出来产品介绍。对方看了一眼报价,随即问道:“你们能把直播间价格降到3.5元吗?”我认为自己听错了,和同事面面相觑。
“3.5元成本都不够?”“成本能够紧缩,牛肉不要,面也不必太好…”后来我听理解,对方对产品压根没有质量要求,只是想使用咱们的工厂,在直播间里上架低价产品。这有悖于我跳出代加工模式,做品牌的初心。俩人最终不欢而散。和第一次几乎“全军覆没”比较,第2次仍是有了些许转机。
我联络了一家重庆MCN组织,并经过他们的选品测验。组织某位在短视频渠道粉丝量过千万的KOL,在直播时上架了牛肉面。咱们在六月初共协作了两场,销量近4000单。这次协作来之不易。
我在直播带货商场投入了时间、精力、物力,花了一个多月进行地毯式查找,才收获到一份还算满足的答卷。中心遇过上圈套的坑坑洼洼,阅历了期待到落空的跌宕起伏。进场时间越久,越发觉没有那么简略。直播带货并不是热血沸腾,猪也能上天的风口,而是一门克勤克俭的生意…
直播带货防坑指南: 直播商场中,小林这样的新品牌商家并非少数。
他们迫切入局直播,期望经过达人效应协助品牌快速切入商场。
另一边,因为品牌诞生于传统工厂,没有和消费商场长时间交流,与直播电商更是存在一条信息距离。所以并不清楚应该如何下手。
从小林的事例中,咱们也为咱们整理了6条防坑指南。
1.建议要经过官方信息,寻觅协作目标。例如在官方渠道、官方榜单上,找收录在册、评价好、有经验的直播组织。
2.和商家协作的过程中,需求小心他们的连环圈套。
从小林的阅历中咱们能够看到,有的MCN组织喜爱言过其实,号称和大主播密切绑定的关系。
众所周知,大主播的选品极端严格,所属的MCN组织为他们组建了完善的选品团队。其他以“关系”为公司背书的组织,通常都不靠谱。
3.主播和商家协作,收益一般来源于坑位费和佣钱。三句话不离会员费的组织,也得分外引起留意。
4.有的组织确实为商家装备了主播、排期和正式上播。
但商家们也需求多调查这些主播的外围声音。粉丝量是否真实?带货数据水分大不大?平常直播互动率、观看量如何?等。
5.商家和组织签署合一起,也要看清合同中供给的服务内容是否清晰。保量、场次、时长等具体信息不能听口头应允,而要落实在白纸黑字上。
6.部分组织为了完结目标,会大量刷单冲销量,最终导致产品退货率极端严峻。这样一方面有损商家店肆信誉,另一方面也简单上圈套取无效佣钱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学知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12.net/zsbk/62465.html